返回第501章 步坦协同与抗战英雄(1 / 2)烽火之铁血雄师首页

第501章 步坦协同与抗战英雄

全州郊外,第5军野战训练场上,发动机的轰鸣声隆隆作响,履带和地面摩擦撞击,碾压产生的扭曲摩擦声此起彼伏,先遣支队战1营的两个战车连的二十四辆战车分别以两个战车连攻击队形展开,各战车连下属两个中型战车排的六辆t26b型战车排成一列横队按照近乎相同的速度整齐的向前开进,硕大的炮塔上黑洞洞的四十五毫米战车炮的炮口直指前方。

而其下属的轻型战车排所装备的五辆菲亚特式cv35战车,则分别在各连下属中型战车队形的前方分散开来加速行驶,其前进队形相较于在后方的中型战车,速度要快上许多,队形也要乱上不少。

一辆辆的战车履带碾过训练场的泥土,将原本由绿草覆盖的泥土地翻了一遍又一遍,快速转动的钢铁履带将沙土,扬尘卷到空中,俨然一片尘土飞扬的景象。

而在两个战车连攻击队形的后方五十米处,则是两个完全展开了进攻战斗队形的步兵连,这两个步兵连的进攻队形中哨声,喊叫声亦是接连不断,几百名步兵忍着战车突进卷起的泥土,发动机喷出的尾烟和扬尘紧跟着战车的前进步伐向前突进,在战车的引导下发起冲击,而这些步兵全都穿着突击总队特有的战术背心。

显然,这些步兵都是突击总队的人马。

在先遣支队编组完成之后,何炜可没有让部队闲着等待开拔,反而是迫不及待的开始了“特殊的训练。”

这所谓的特殊训练,实则便是现在训练场上上演的步战协同,也可以说是步坦协同战术训练。

对于第5军配属来的战车,何炜可是相当的看重,他对这批战车可谓是寄予厚望,而若想将这些战车的战斗力最大化,步兵和战车的良好协同必不可少,把步战协同搞好了,可以大大的提高入桂先遣支队的战斗力,而入桂先遣支队中除了突击总队之外的另一支主干部队戴安澜的第200师,在何炜看来其本来就是第5军的建制内部队,其步战协同水平应该不会差,故而,只有他的突击总队需要在步战协同方面好好的补补课。

于是,何炜便火急火燎的向杜聿明提出了要突击总队和第5军配属来的战1营进行步战协同训练的要求,杜聿明也是个爽快人,当即同意了何炜的请求,不但拨发了大批的战备油给战1营使用,还指示入桂先遣支队的指挥官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全力配合何炜进行训练。

得到了杜聿明的准许,何炜也是十分的开心,在他看来,第5军作为中国军队独一无二的配属有战车等机械化装备的部队,其步战协同的水准自然应当很高,于是,何炜自是好一阵向第5军学习取经。

可学习取经的结果,却令何炜大失所望,因为何炜发现,第5军的步战协同训练水平,也实在是一般般,其对步战协同的理解水准,也就基本是步兵跟着战车前进的水平,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高深经验。

大失所望的何炜,甚至还去请教了第5军内的苏俄军事顾问,战车教官,本以为这些斯拉夫顾问肚子里也有些墨水,可谁成想,第5军目前的步战协同水平,就是这帮子毛子顾问调教出来的,5军的水平,自然就是毛子顾问的水平。

直到连连碰壁之后,何炜才蛋疼的反应过来,步战协同这个科目,在当今世界上的确还没有大规模应用的战例,所以不要说国军,这帮苏俄顾问对此也是不甚精通。

这倒是也不能怪他们,有些战术的战训经验必须要大规模的实战才能获取而来,步战协同就是如此。

于是,急于提高突击总队步战协同水平的何炜,只得发挥自己穿越者的优势,用后世机械化步兵,装甲步兵的步战协同战术来调教自己的部队,当然,这调教也极不容易,即便在后世,步战协同都是一个难度极大,训练消耗时间极长的科目。

而何炜在绞尽脑汁之后,干脆根据他从后世带来的那些不太适用于当下的经验中提炼出了一套堪称简单粗暴又速成的步战协同战术法则。

何炜的这套法则,简单的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步战通信,所谓步战通信,即步兵和战车之间的通信作业,包括战车通过不同颜色的旗帜来向步兵表示自身的状况,步兵则通过几个简单易学的手势向战车指示前进的方向以及缩小步兵与战车之间的距离,增加步兵与战车之间的距离等。

第二部分则为战斗通信,所谓战斗通信,则是在步战协同时,步兵部队以机枪的红色曳光弹给战车炮和车载机枪指示攻击目标,使战车协助步兵解决威胁到步兵的敌火力点。

反之,当战车发现步兵观察不到的目标时,也要用战车上的车载机枪使用曳光弹进行指示射击,使步兵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第三部分,则为协同队形,步兵和战车的协同队形是个难度极大,学问极高的科目,训练起来难度大,危险性也大,不要说作战,就以训练来说,一旦出现失误,搞不好协同战车训练的步兵就会被战车撞伤甚至是直接碾死,战时更是容易出乱子。

所以,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何炜也不敢给突击总队搞出那些难度较大的步战协同队形,他要求突击总队和战车部队掌握的步战协同队形只有两个,第一即为战车在前,步兵在后跟进的战车先导队形,第二即为战车分散开来,步兵在战车间跟进的步战混合队形,相对而言,这两种步战协同队形比较安全,也较容易掌握,拿来给突击总队临时赶鸭子上架突击训练刚刚好。

经过何炜这么一番操作过后,突击总队的速成版步战协同就此开始,而入桂先遣支队下属的战1营,则毫无疑问的担当起了协同训练的任务,营长赵虎震也是竭尽全力的配合何炜搞训练,十几天来,战1营每日都要出动两个战车连配合突击总队进行训练。

而杜聿明也极为大方的保证突击总队训练用的战车战备油供给,于是,在这种不计成本的速成训练下,突击总队的步战协同水准简直是进步神速,至少在何炜看来,也勉强达到了在战场上不会在日军面前露怯的水准。

毕竟,日军目前对于步战协同和战车部队的运用水平应该也不咋样,所以突击总队速成训练的步战协同,还是可堪一用的。

训练场上战车突进,步兵猛冲,而在尘土飞扬的训练场侧后方的小高地上,十几名军官则正举着望远镜居高临下的观察着训练场上的情况,这些军官,有的来自突击总队,有的来自200师,还有的来自战1营,不过无论来自哪个单位,这些军官都面带庄重之色,显然,他们已经完全被训练场上的步战协同训练吸引。

何炜搞出的这个速成步战协同训练,虽然是他快速突击搞出的训练科目内容,但整个训练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尽皆源于何炜从后世带来的战术知识,所以,对于那些第5军的军官来说,何炜弄出的这些东西其实相当超前,甚至已经超过了第5军现有的步战协同水准,颇有些“降维打击”的意思。

故而,那些军官们,特别是来自第5军的军官对眼前的步战协同训练感到惊艳也就不足为奇了。

何炜亦是举着望远镜,满意的看着自己赶鸭子上架搞出来的速成步战训练,就这么十几天的功夫,能搞成这个样子,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何炜对此也颇为满意,而能有如此训练成果,一方面是何炜组织计划得当,为突击总队选用的都是简单好用易上手的科目,另一方面,突击总队官兵较高的战斗素质和下级军官军士的组织指挥水平也大大加快了训练的进程。

放下望远镜,何炜微笑着对着远方的扬尘点了点头,正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传了过来。

“何炜,你的兵带的很好,这十几天的步战协同训练水平简直要比我第5军还要强出很多,当真不错,当真不错!”

说话的乃是一名中年军官,身材高大,面庞饱满,话音之中满是中气,当然了,最为亮眼的,还是这名军官领子上的少将军衔。

何炜摇摇头,笑道:“戴师长过誉了,我这也是赶鸭子上架,搞得是速成训练,训练场上是一回事,真打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说实在的,再过两天部队就要开拔了,到了战场上如何也是犹未可知。”

被何炜称作戴师长的,正是这支入桂先遣支队的指挥官,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也是何炜在穿越之前,就已耳熟能详的抗战英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