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1章 皇帝是重情的(第一更)(1 / 2)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首页

第681章 皇帝是重情的第一更

五月二十三。

帝祭昭陵。

嵕山巍峨,郁郁葱葱。

密密麻麻的金吾卫,手持长槊,身穿红衣金甲,从山腰一直蔓延到了山下,然后朝着长安城的方向蔓延而去,威严肃穆。

长安城所有九品以上官员,还有无数致仕耆老,外番国主使者,全都跪倒在山道两侧,痛声哀哭。

李承乾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站在献殿之前,神色庄重的将手里的高香插入香炉中。

他的目光从眼前桌案上的祭品,还有各色牺牲上抬起,落在眼前耸立的昭陵之上。

四周数股青烟直冲天际。

先帝位居中央。

两侧十数老臣陪葬。

房玄龄,萧瑀,高士廉,刘德威,张行成等人,全部陪葬在昭陵两侧。

护卫帝陵。

一旁的礼官在大声的念诵着祭文,李承乾看着前方的陵墓,轻声低语:“父皇,母后,青雀和稚奴,儿臣都妥善安置了,你们不用担心,就是高阳的几个儿子,房遗爱在安东安定下来之后,也就将他们送过去,将来一切不愁。”

长孙无忌跪在后方,哀哭声中,隐约听到皇帝的声音,他忍不住的长泪流了下来。

皇帝还是重情的。

“至于天下,高句丽,新罗,百济,还有西突厥,三五年内就会平灭安定下来,或许吐蕃用的时间会长一些,但上天注定,那里必然是将属于大唐的,无需担忧。”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至于天下事,百官辅佐,安定不难,难的是天下有灾。”

今年虽然还算是风调雨顺,但李承乾还是从太史局的禀奏当中,嗅到了一点火气。

说不好在几年来,天下就有大旱,那才是最麻烦的。

“无论如何,儿臣会尽一切力量治理天下的。”李承乾微微躬身,这才继续说道:“年初的时候,象儿提请让儿臣封禅,百官随奏,儿臣不忍推拒,便应承了下来,但儿臣心中明白,封禅从来不是容易的,但无论如何,儿臣踏上了这条路。”

封禅这一条,一旦踏上,就会不停的走下去。

“父皇在世时,三封泰山而不得,儿臣也想看看,儿臣封禅嵩山,又会经历几次艰难。”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拱手高声道:“愿父皇母后,庇佑儿臣,庇佑大唐,天下昌盛,万年无期。”

“愿先帝庇佑,文德皇后庇佑,天下昌盛,大唐万年。”李象,长孙无忌,李靖,李勣,于志宁,唐俭,程知节,尉迟敬德等人,齐齐俯身叩拜。

声音一节节的从山腰传递下去,轰然传到天边。

……

御乘缓缓的朝长安而去。

李承乾坐在其中,看向一侧的李义府说道:“传旨,让郭孝恪回宫之后觐见。”

“喏!”李义府拱手,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李承乾抬头,看向晃动的车帘外。

五月的雍州地界,禾苗在茁壮成长,七月丰收已经是可以预期的。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车外跟随的内外官员身上。

从诸番使者,到内外朝臣,所有的人,莫名的都有一种向外的力量,但却是他这个皇帝,将所有的人心全部都拉拢在一起。

李承乾的神色平静了下来。

御乘从金光门入长安城,然后进入皇宫。

宫中准备了素席,李承乾让李象在宫中招待。

贞观殿中,郭孝恪有些疑惑的步入殿中,看到站在右侧大唐疆域图前的李承乾,他立刻上前拱手道:“臣,阳翟郡公郭孝恪,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李承乾微微摆手,目光依旧看着眼前的大唐疆域图,问道:“你见过回纥可汗了?”

“是!”郭孝恪神色严肃起来。

“说说吧,你对他感官如何?”李承乾问的很直接。

郭孝恪舔了舔嘴唇,略微沉吟,最后拱手道:“回纥可汗、瀚海都督婆闰,其人虽然看似恭顺,但心藏野心,便是如今臣服大唐,将来也必然会反背大唐。”

李承乾侧过身,看向郭孝恪:“怎么,猜到朕要你做什么了。”

“臣惶恐。”郭孝恪赶紧低头。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你的事情,朕没有原谅的打算,那一次若不是薛万备他们及时赶到,你已经死了。

郭待诏说不得得陪葬,只剩下郭待封给你传承香火,若是他日后再出了事,你郭家就完了。”

李承乾骂的很狠,但是此刻郭孝恪心中已经清楚的明白,皇帝对他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便如同先帝一样。

“臣有罪!”郭孝恪沉沉拱手,认真悔过。

李承乾转过身,走到了御榻之上坐下,然后才看向郭孝恪道:“朕之所以愿意给你这次机会,就是因为你在西突厥一战中尽心竭力,没有丝毫逾矩,恪尽职守,这一点很难得,尤其是你!”

“谢陛下!”郭孝恪忍不住的低头,那件事情已经过去十年了,到了今天总算是了结了。

“回说回纥的事情。”李承乾一挥长袖,严肃的说道:“回纥可汗如今恭顺,不过是因为大唐强大而已,以草原人的秉性,相互吞并几乎是本能,此次他对西突厥透露出了野心,那么将来对东*突厥还有契丹等部也一样少不了,最后必然会威胁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