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国公,该换条路了第三更
洛阳,紫微宫。
乾元殿。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看着跪倒在地的齐王李佑,轻声道:“五郎,你比当初成熟许多了。”
一句话,李佑顿时忍不住的眼泪流了下来,哽咽的叩首道:“皇兄!”
“出来了,就好好的。”李承乾轻叹一声,道:“朕这一次用封禅的理由,好不容易才说服朝臣将你放出来。
不过亲王的爵位你不用想了,朝中不会允许,朕思量之后,封你建安郡王,领建州别驾,好好做上几年,朕会升你为建州刺史,好好治理地方。”
“多谢皇兄。”李佑起身,颤抖的拱手。
“今日,你先在洛阳过,建安郡王府,朕已经让人给你收拾出来了,带上王妃和太妃,一起搬进去。”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到了明年,你回长安一趟,去昭陵祭祀父皇。”
“是!”李佑顿时忍不住的痛哭了起来。
先帝病逝的时候,他还在洛阳被囚禁,只能遥遥的拜祭,没想到,今生竟然还能有去昭陵亲自祭拜的机会。
“之后,便然后便带着王妃和太妃,一起去建州吧。”李承乾有些感伤的侧过身,然后说道:“好了,出宫去吧,好好的在洛阳转一转,日后你想要再回来,就不容易了。”
“是!”李佑叩首,再度忍不住的痛哭了起来。
……
齐王李佑被从宫中放出的消息,立刻就在整个洛阳沸沸扬扬的传扬了开来。
十几年前,齐王李佑谋反的事情,也重新被人翻了出来。
少不了还有其中的一些蹊跷事。
当然,这些和皇帝没有关系,甚至当初齐王李佑能够保住一命,也都是皇帝在先帝面前求情,这才最后以幽禁邙山了事。
如今皇帝更是亲手将齐王解除幽禁。
兄弟孝悌之情,几乎能为天下表率。
十几年过去了,李佑背后的阴氏,几乎是彻底凋零,好在齐王妃背后的韦家还在。
李佑如今虽然不再是齐王,但身为建安郡王,手下还是能够安置不少人。
这样的官位,便是京兆韦氏,也不敢轻易小视。
尤其这些年,皇帝已经加紧了对天下世家的控制。
所以很快,韦家的人很快便找上了门。
尤其是跟在皇帝身边的右卫中郎将韦待价。
他是齐王妃的亲哥哥。
就在洛阳百姓议论皇帝会不会将魏王也放出来的时候,一匹快马匆匆的从上东门极速的进了皇宫。
……
乾元殿中,李承乾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奏本,然后看向长孙无忌,李勣等满殿群臣,甚至微微有些颤抖的说道:“屠城了,新罗王将高句丽的一座城,彻底的屠了。”
李勣站出,拱手道:“陛下,虽然是只有三千余人的一座小城,但的确是屠城了。”
李承乾突然放下奏本,轻叹一声道:“可惜了,如此一来,高句丽和新罗之间的仇恨便再也难以解开了。”
“是!”长孙无忌站出,拱手道:“陛下,高宝藏在承天门外,叩首求见。”
“朕就不见他了。”李承乾平静的摆摆手,说道:“他想说的,无非就是让大唐替高句丽主持公道,告诉他朕会替他主持公道的,传旨下去,令新罗王金春秋入长安解释此事,同时让苏勖派人前往调停两国战事……”
听到皇帝的沉吟,群臣忍不住的抬头:“陛下!”
李承乾收回神思,看向群臣,神色严肃的说道:“诸卿,大唐的目的,从一开始就要让三国齐灭。
如今到了这一步,高句丽和新罗之间,便再也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战事必然会进行下去,然后以一国灭亡为第一阶段的结束,但具体该怎么做,兵部?”
“陛下!”兵部尚书崔敦礼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东岛三国之战,终究的焦点是落在高句丽的身上。
因为一个高句丽在当初,便有新罗和百济两国加起来的两倍还要大,而且还不包括辽东。”
“所以,兵部的看法,是要以新罗灭了高句丽的国祚,但是新罗有这个实力吗?”李承乾微微抬头,说道:“朕相信,新罗有足够搅乱高句丽南部的力量,但是说他们北上灭国高句丽,且不说能不能,敢不敢就是一个问题。”
如今大唐就屯兵在大同江北,有大唐在,新罗可以说敢一步步的侵占高句丽国土,但灭国,他们恐怕不敢。
“正常来讲他们是不敢的。”崔敦礼低头,平静的说道:“但若是大唐支持高句丽,可以用一切手段报复新罗的屠城的时候,新罗最后必然会杀入高句丽深处。
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发现高句丽国内的防御就像纸一样薄弱,他们会不受控制的杀入平穰……”
大唐支持高句丽,用一切手段报复新罗的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