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源闻言,原本舒展的眉头微微一蹙,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思忖之色。
片刻后,沉稳有力地开口:“会放他们回去的,在我登基建业、南面称王之前,必定将他们安然放出,母亲无需挂怀,孩儿行事自有分寸”。
李秀娘目光如炬,紧紧锁住儿子的双眼,试图穿透那平静的表象,探寻他心底最真实的想法。
这个她亲手抚育成人的儿子,她再了解不过,他也心怀悲悯,菩萨般的慈悲善良,对待治下百姓宽厚仁和。
可也曾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展现出令人胆寒的雷霆手段,杀伐果断,毫不留情。
她并非很在意秦天明等人的生死存亡,她在意的是儿子的前途大业,因为在这个时代,人心向背、名声威望,皆是至关重要的根基。
若是秦天明等人在儿子手中出了意外,哪怕只是一丝差错,都可能如蝴蝶振翅,引发一场舆论的风暴,对儿子的名声造成难以估量、无法挽回的损害。
秦思源敏锐地察觉到母亲的隐忧,为了让她不再为此事殚精竭虑,心思一转,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他的目光投向端坐在一旁的两个小丫头,一个正故作乖巧,安静地坐着,可那滴溜溜乱转的眼神却满是灵动俏皮,另一个则时不时偷瞄着这边,嘴角还挂着一丝藏不住的笑意。
秦思源嘴角微微上扬,温和地说道:“母亲,我记得两个妹妹还没有正式的大名吧?”。
李秀娘猛地一拍脑门,满脸懊恼地说道:“瞧我这糊涂记性!之前就想着和你好好商议此事,结果你率军出征,这事儿就这么给耽搁下来了”。
说着,她抬眸看向秦思源,眼中满是信任与期许,“你是她们的兄长,论学识、论见识,都是家中翘楚,要不然这名字,就由你来取吧”。
“行!回头我便让人仔细翻翻古籍,依照家族辈分,为妹妹们取一个既合身份,又寓意美好的大名”,秦思源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下来。
李秀娘又怎会看不出儿子是在故意打岔,但她选择了沉默。
她心里明白,若是自己态度强硬地要求儿子马上放人,以儿子的孝顺,必定不会忤逆。
可她不能这么做,因为她坚信,儿子行事向来深思熟虑,这般做法必然有着自己的考量与目的。
两个小丫头听闻要取大名,眼睛瞬间亮得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欢呼雀跃地蹦到秦思源身边,一人拽着他一条胳膊,开始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哥哥,你会给我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呀?会不会特别好听?”,团团仰着粉嫩的小脸,眼中满是期待。
小妮也不甘示弱,急切说道:“我想要一个一听就很厉害的名字,像哥哥一样威风!”。
秦思源被她们逗得哈哈大笑,伸手轻轻刮了刮两人的鼻子,“放心,哥哥一定给你们取最好听、最特别的名字”。
两个小丫头一听,兴奋得直跳脚,连连点头,李秀娘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原本因担忧而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
玩闹过后,天色渐暗,侍女们有条不紊地摆上丰盛的晚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蒸腾的热气氤氲着温暖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