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春日,繁花似锦,柳丝轻拂,处处洋溢着生机。然而,苏瑶的心情却如阴霾笼罩,丝毫感受不到这明媚春光的美好。她一心想要成立“大唐传统手工艺保护协会”,可这条路,远比她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当苏瑶将这个想法告知身边的人时,反对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
“苏瑶,你这想法太不切实际了。如今大唐要发展,该把精力放在农业、商业上,弄这个保护协会,纯属浪费时间和资源。”一位平日里交情不错的官员皱着眉头,满脸忧虑地劝道。
“是啊,传统手工艺,不过是些民间玩意儿,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还不如多招募些士兵,加强国防力量。”另一位武将也随声附和。
面对这些质疑和反对,苏瑶没有丝毫退缩。她深知,传统手工艺是大唐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心血,一旦失传,将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为了争取更多人的支持,苏瑶开始四处奔走。她首先来到长安的集市,这里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百姓,是各种信息交流的中心。苏瑶站在集市的一角,向过往的行人讲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面临的危机。
“大家看,这精美的蜀绣,一针一线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这巧夺天工的木雕,每一道纹理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可如今,愿意传承这些手艺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怎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消失呢?”苏瑶拿着一件精美的蜀绣作品,动情地说道。
起初,人们只是好奇地围过来,听她讲述。但随着苏瑶的讲述,越来越多的人被她的真诚和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所打动。一位卖布的大娘拉着苏瑶的手说:“姑娘,你说得对,这些老手艺可不能丢啊。我虽然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我可以给你宣传宣传。”
苏瑶感激地握住大娘的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冷嘲热讽。
“哼,说得好听,保护这些玩意儿有什么用?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一个年轻的商贩不屑地说道。
面对这些冷言冷语,苏瑶没有理会,她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一定能改变大家的看法。
离开集市后,苏瑶又马不停蹄地拜访了长安的一些名门望族。这些家族在长安有着深厚的影响力,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成立协会的事情就会顺利许多。
苏瑶来到了王家府邸。王家是长安的大户,世代经商,财力雄厚。苏瑶见到了王家的家主王老爷,向他详细阐述了成立保护协会的初衷和意义。
“王老爷,传统手工艺是大唐的文化根基,它们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如今它们面临失传的危机,我们有责任伸出援手。我相信,以王家的影响力,若能支持此事,必定能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苏瑶诚恳地说道。
王老爷坐在太师椅上,沉思良久。他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苏姑娘,你的想法确实不错,但这保护协会,能给我们王家带来什么好处呢?”
苏瑶微微一笑,说道:“王老爷,保护传统手工艺,不仅能为大唐保留珍贵的文化遗产,还能带来潜在的商业机会。比如,我们可以将传统手工艺产品进行推广,打造出具有大唐特色的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这对于王家的商业发展,难道不是一个新的契机吗?”
王老爷听后,眼睛一亮,他站起身来,走到苏瑶面前,说道:“苏姑娘,你说得有道理。看来我小瞧了这传统手工艺。好,我王家愿意支持你!”
苏瑶心中大喜,她向王老爷深深鞠了一躬,感激地说道:“多谢王老爷!有了您的支持,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