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乳的别名有:
1.钟乳石:这是石钟乳最常见的别名,也是其在中药材中的正式名称。
2.滴乳石:因其形状像滴下的乳汁而得名。
3.虚中:在《吴普本草》中被称为虚中。
4.公乳:在《别录》中被称为公乳。
5.留公乳:在《别录》中被称为留公乳。
6.芦石:在《别录》中被称为芦石。
7.夏石:在《别录》中被称为夏石。
8.黄石砂:在《药性论》中被称为黄石砂。
9.卢布:在《石药尔雅》中被称为卢布。
10.夏乳根:在《石药尔雅》中被称为夏乳根。
11.石乳: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石乳。
12.鹅管石:因其形状像鹅管而得名。
功效作用
1.温肺止咳:石钟乳性温,归肺经,可用于治疗寒痰喘咳、阳虚冷喘等症状,能起到温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2.补肾壮阳:归肾经,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腰膝冷痛、阳痿等病症。
3.通乳:可用于产后乳汁不通的情况,有通乳的作用。
4.制酸:能中和胃酸,可用于治疗胃痛泛酸等症状。
禁忌
1.阴虚火旺者忌服:石钟乳性温,阴虚火旺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
2.肺热咳嗽者忌服:其性温,肺热咳嗽者服用可能会使症状加重。
3.孕妇、儿童慎用:孕妇和儿童体质特殊,应慎用石钟乳。
4.不可久服: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胃石等不良反应。
中医药理
1.成分:石钟乳主含碳酸钙,还含有铁、铜、钾、锌、锰等微量元素。
2.药理作用:在胃中能中和过多的胃酸,至肠道吸收后能增加血中的钙离子,对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对血液凝固也有一定的作用。
3.配伍应用: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如配花蕊石可去瘀生新、补肺,治疗瘀血性出血;配山药可治疗脾虚气弱等。
《石钟乳的食用方法》
直接服用
1.煅粉法:将石钟乳洗净,砸成小块,放入坩埚内煅红,取出放冷,碾细成粉末。每次服用3-9克,用温水送服。
2.研末法:将石钟乳洗净,碎成小块,研成细末。每次服用3-5钱,用温水送服。
配伍服用
1.钟乳丸:将生钟乳五两细研如粉,黄蜡三两锉碎,先将黄蜡盛于细瓷器中,用慢火化开,投入钟乳粉末,搅和均匀,取出后用物封盖定,放入饭甑内蒸熟,研成膏状,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一、二丸,用温水送服。
2.草钟乳丸:将钟乳二两别研令细,菟丝子一两酒浸一宿后别捣,石斛一两,吴茱萸半两,一同捣筛为末,炼蜜制成梧子大小的丸剂。空腹服用七丸,每日两次,服用后行走数百步,再饮用温清酒三合,继续行走二、三百步,待口胸内热消退后,即可进食干饭豆酱。
3.乳煎钟乳:将钟乳三两研成粉末,装入夹帛练袋中,稍微宽松一些,系紧袋口,放入牛奶一大升中煎煮,煮至牛奶减少三分之一即可,取出药袋,空腹饮用牛奶。如果是体质偏寒的人,可用酒蒸;体质偏热的人,用水煎。
4.钟乳酒:将钟乳五两、附子、甘菊各二两,石斛、苁蓉各五两,用清酒三斗浸泡。每次服用二升,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一升。
注意事项
1.石钟乳性温,阴虚火旺、肺热咳嗽者忌服。
2.服用石钟乳时,应遵循医嘱,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用量和服用方法。
3.石钟乳的采集和使用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自然环境和地质遗迹。
《石钟乳的丹方》
钟乳石的十种炮制方式
1.甘草浸泡伏煮:用甘草浸泡伏煮石钟乳一个小时,可解其毒性,之后再根据不同病因、病症需要的药材进行二次、三次炮制。
2.升腾提炼:将石钟乳用升腾方法提炼,达到掺臂入肉不见为度,即聚集是晶,散开无踪。
3.火萃提炼:石钟乳火萃提炼后,需放置阴凉通风处,散掉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