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1章 天下第一剑客!萧和乃古今第一奇男(1 / 2)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首页

第241章 天下第一剑客!萧和乃古今第一奇男子,这条大粗腿咱们得抱紧啊!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目光看向了那剑士。

那人名为王越,乃是儿子曹丕门客。

此人一手剑术使得出神入化,号称天下第一剑客。

说白了,就是一游侠,为曹丕看重其剑术高超,便养在了府中。

此次曹植“篡位”,曹丕得知曹操还京后,便火速派了这个王越入京,向曹操解释自己的忠诚,以及拒绝卞氏令他逼迫天子下旨,封曹植为魏公之事。

曹丕书信之中,还盛赞了这王越的实力,顺势向曹操举荐。

曹操对曹丕此次内乱中的表现,相当的满意,回书予以称赞。

后又见识了王越剑术,便将此人和其麾下百余名剑士,编入了自己的虎卫军中听用。

这个节骨眼上,不想这王越会站出来主动请缨。

还豪狂自信的很,自称以一百剑士,就能截杀卞氏母子,夺回传国玉玺。

在场诸将,顿时面露几分不屑。

“护送夫人和四公子的楚军,至少得有千余人马吧,就凭你和一百余剑士,就能截击成功?”

“王子超,你也太自信了吧。”

作为虎卫统领的许褚,第一个出言质疑。

王越脸上却自信依旧,冷笑道:

“我麾下剑士,个个是以一敌十的精锐之士,哪怕是正面与敌对垒,至少也可与之战成平手。”

“何况我此番前去,怎会正面交锋,自然是半路设伏,以刺客的手段来对付楚军。”

“如此,越加上一百剑士,足矣!”

这一番自信狂言,把许褚给唬了住,脸上的讽刺质疑褪色大半,只得看向了曹操。

曹操却笑了。

这个王越,不是堂堂正正的去截击楚军,他是要去刺杀!

说白了,不是以魏军身份,而是要以刺客的身份去截击。

刺客自然有刺客的手段,不能简单以兵力多寡来判断强弱!

这区区一百剑士调动,必不会引起楚军耳目细作注意,令萧和察觉到他的意图,提前加以提防。

以这王越的实力,还有那一百剑术的精锐,以刺杀战术去半路截击,未必不会起奇效。

念及于此,曹操欣然道:

“好,王子超,孤就准你所请!”

“孤还准你不必生擒那贱妇逆子,必要之时,将他们直接斩杀,只需传国玉玺给孤带回便是!”

“此战你若能功成,孤就给你拜将封侯!”

王越大喜。

他投身曹丕门下,就是为了谋一个大好前程,吃上曹魏的皇粮。

封侯拜将,此乃他半生所求啊。

王越遂强压窃喜,躬身慨然一拜:

“多谢魏公厚恩,请魏公放心,越定不负魏公所托!”

当下王越便领命而去。

曹操捋着短髯,嘴角扬起一丝冷笑:

“贱妇,逆子,你们以为你们窃了孤的传国玉玺,就能顺顺利利献给大耳贼,换一个富贵余生吗?”

“孤就让你们知道,孤要谁死谁便得死,孤的东西,谁也休想抢走!”

三天后,潍水东岸。

千余楚军士卒,正护送着两辆马车,沿东岸大道徐徐南下。

“母亲,我们真就这般背弃了父亲,投奔于那楚公了吗?”

马车内的曹节,听得快要入徐州地界,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一入徐州,就代表着进入了楚国境内,他们母子三人真就与曹操生死不复相见了。

“你父亲的手段你我都知道,我们若不背弃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为娘不怕死,为娘怕的是你们活不了。”

“只要能让你们好好活着,为娘就算被你父亲恨之入骨,就算为世人唾骂,为娘也心甘情愿。”

卞氏将女儿的手携起,神色决然的道了一番肺腑之言。

曹节心头一震,旋即体会到了卞氏这份做母亲的护子之情,眼中不禁涌起深深感动。

“唉”

曹节一声幽叹,面色不忍道:

“母亲的苦衷女儿明白,只是苦了母亲,为了让我们活命,自己却要背负骂名。”

卞氏却是一笑,轻抚着曹节的素手道:

“为娘不过一歌女出身,又不是什么名门闺秀,岂会在乎那些虚名?”

“只要你和你兄长能好好活着,他们想骂就让他们尽管骂去,为娘不在乎。”

见得母亲如此豁达,曹节这才心安了几分。

略一沉吟后,却又顾虑道:

“母亲,你说那楚公,当真会善待我们,会如母亲所说,给我们母子三人一个富贵余生吗?”

卞氏脸上浮现敬意,淡淡笑道:

“这一点节儿你尽管安心,那楚公不是你父亲那般残暴多疑之主,乃是古往今来都少见的仁君。”

“此番那楚公为迎我们,不惜大动干戈兵进青州,那萧伯温何等地位,还亲自来高密城迎接我们母子三人。”

“光凭这些为娘就敢断定,那楚公必会善待我们,让我们衣食无忧,安度余生。”

曹节心中隐忧尽扫,点头道:

“母亲这话倒是说的不错,女儿听闻那萧伯温在楚国中,实际地位还在那关云长之上。”

“以他那样的身份地位,竟能对我们那般客气,想来楚公对我们的态度,应该也是如此。”

提及萧和,卞氏脑海中,不禁回忆起了当初与萧和见面的情景。

想着想着,卞氏忽然眼眸一亮:

“节儿,你有没有发现,那萧伯温当日看你的眼神有些不太一样?”

曹节一怔,不理解忽然间,母亲为何会提及此事。

细细回想起来,当时初见时,那萧和盯着她恍惚失神,她不得不重新施礼,萧和方才回过神来。

“好像…好像确实有些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