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两人被重新押回来,他们跪在地上,衣袍已经湿透。
吴眠饶有兴致的看向严兴,却没急着让他说出秘密。
“你们两人之中,可以活下一人。”
“前提是,你们谁将这个秘密的内容说得越完整,谁就能够活下去。”
“给你们三日时间思考,三日后斩首示众,先将他们分开关入大牢。”
何风沉默不语,严兴鬼哭狼嚎,就这样被捕快押入大牢。
卫青梅有些不解,为何还要等三日之久。
在死亡的威胁下,以严兴的尿性,肯定会将那个秘密全都说出来。
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吴眠看到卫青梅一脸疑惑,当即给出解释。
“严兴一个纨绔子弟,就算知道秘密,也只是一知半解。”
“我们并不确定秘密的真假,万一严兴为了活命瞎编乱造呢?”
“人在恐惧之下确实会说实话,但也因此会漏掉许多关键信息。”
卫青梅觉得军师的分析很有道理。
那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样子,能说出什么惊人的秘密。
反而是何风,他与严兴一同前来不韦,不可能不知道那个秘密。
只是以他那视死如归的态度,以及对吴眠的仇恨,会将秘密说出来吗?
“军师,为何要将两人分开关押,如果两人都不说呢?”
“又或者何风并不上套,岂不是白白让这两颗老鼠屎多活几日。”
那一千战俘是何风带来的将士,多多少少还对他抱有期望。
卫青梅担心何风不死,那些将士不会全心全意编入卫家军。
军心不齐,整支军队的作战能力就会下降。
之前那些新兵,战斗力不如精锐,却能够守住山匪的进攻,靠的就是军心。
“卫校尉有所不知,这个叫做囚徒困境。”
“常用于两名嫌犯保持沉默,或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手法。
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将其分别关押。
两名囚徒如果保持沉默,罪行肯定是最低的。
若其中一名囚徒坦白,那么可从轻发落,另一名囚徒则会被重判。
从个人角度看,无论对方如何选择,自己选择坦白都是最有利的那一方。
在吴眠这里,沉默就是死罪,以严兴贪生怕死的性格,不可能不说。
因为严兴也不确定何风是否会说出秘密。
为了活命,只能绞尽脑汁去回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事情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吴眠不认为何风能够缄口不言,他若是有骨气就不会投敌。
或者说投敌本身就是秘密中的一环,只不过是提前发生而已。
何风知道的情况肯定比严兴知道的更多,他此举就是为何风设下的圈套。
在绝境中看不到任何希望,就会视死如归。
一旦有了希望,就会权衡利弊,这也是攻城为何围三缺一的道理。
让守军看到逃生的希望,就不会选择死斗。
这样攻城一方能有效减少伤亡,快速达到攻略城池的目的。
在牢中等待的时间越久,心理压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