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 涡村谋变处,众议起纷争。协力消歧见,明朝梦可成 。(1 / 2)山外吹来的风首页

我伫立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脚下的土地坑洼不平,却坚实得如同乡亲们世世代代的坚守。咱这茅山涡,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片,还有那些古老得如同咱爷爷辈儿的古树,以及绕着村边潺潺流淌的小溪,皆是这村庄灵魂的一部分,珍贵无比。就拿那古树来说,树干粗壮得需几人合抱,树皮粗糙干裂,可那每一道纹路,都是岁月镌刻的传奇,承载着村庄的往昔。还有那小溪,溪水清澈见底,能瞧见小鱼小虾欢快地穿梭其中,小时候,我们常在此嬉戏,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衣裳,却漾开了满心的欢喜。这些,我们得像呵护自家孩子一般珍视,让它们既能铭记过去的美好,又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瞧那老屋,斑驳的墙皮内藏着无数先辈的故事,有的墙缝里还长出了嫩绿的小草,宛如岁月残留的记忆。我们得用双手精心修缮,不仅要让它们屹立不倒,还得让外来的客人由衷赞叹:“嘿,这老房子,真有韵味!” 我抬手轻轻抚摸着身旁一座老屋的墙壁,指尖摩挲过那粗糙的墙面,心中感慨万千。

谈及发展,咱农民可不落后,如今科技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种地的锄头。我们要插上智能的翅膀,让村庄亮堂起来,路灯亮起,与城里无异。村里的小卖部也能扫码支付,购物便捷迅速。网络一覆盖,孩子们学习无忧,老人们也能通过视频看看城里的晚辈,心里满是喜悦。我边说边掏出手机,晃了晃,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咱村的老李,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脸上刻着几道岁月的沟壑,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见人就热情打招呼,就像自家摆宴席似的。此刻,他扛着锄头从地里归来,瞧见大伙围聚在一起,赶忙凑过来,把锄头往地上一扔,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他总琢磨着如何让地里的庄稼茁壮成长,如今也开始学着用手机查看天气、观看农技视频,说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俺前几天看那视频里讲,给庄稼施点新肥料,产量能提高不少,俺打算试试。” 老李挠挠头,咧嘴笑道。

还有张大娘,堪称村里的活地图,谁家有个大小事儿,她比谁都清楚。此刻,她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手里拿着把蒲扇,慢悠悠地扇着,眼睛却盯着大伙,耳朵竖得高高的。她最爱拉着村里的娃娃们,在古树下讲述过去的故事,那眼神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孩子们呐,咱村以前可不容易,遭过灾,闹过荒,可大伙都没放弃,咬着牙一步步走到现在,你们可一定要记住啊。” 张大娘声音温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村里的人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特色,但心都向着一处,就是要让茅山涡这块宝地,既有历史的韵味,又具现代的气息,让大伙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随着我的一番深情讲述逐渐收尾,人群中像炸开了锅,低声的议论此起彼伏。

“老李啊,你说的这些愿景,听起来美如画,可咱们村里人,祖祖辈辈都是土里刨食,靠老法子过日子,这突然要大变样,心里实在没底啊。” 一位中年大叔,脸上沟壑纵横,眉头拧成了个疙瘩,话语里满是疑惑与不舍。他双手抱在胸前,微微皱着眉头,眼神迷茫,仿佛在浓雾中迷失了方向。

“就是啊,科技、管理这些词,对咱们来说太遥远了。再说,真要行动起来,钱从哪儿来?这可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儿!” 旁边一位大娘,穿着朴素却整洁,眼神里透着精明,却也藏不住对未知的担忧,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显得焦急万分。她的手指不停地揪着衣角,都把衣角搓出了褶皱,嘴里还小声嘟囔着:“这可怎么办呀,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俺也知道改变不容易,可咱们不能守着老黄历过一辈子吧。” 这时,一个年轻小伙插话道,他皮肤被晒得黝黑,但眼神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他往前跨了一步,胸膛微微挺起,像是在向大伙宣告决心:“咱们村有山有水,有故事有文化,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总能找到办法,让茅山涡重焕生机,让大伙的日子越过越好!”

“对,小伙子说得对!咱们不能光等风来,也得自己扬起风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背微驼但精神矍铄,他的话语沉稳有力,仿佛给大伙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拄着拐杖,缓缓站起身来,用拐杖重重地敲了敲地面:“咱们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现在轮到咱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了。”

人群中的议论愈发热烈,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思索。尽管担忧与顾虑依旧存在,但那份对家乡的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所有人的心紧紧相连,共同描绘着茅山涡新的蓝图。

“乡亲们,大伙听我说,咱们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规划。” 我笑眯眯地对大伙说道,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咱们打算请些真正有本事的专家,到村里来实地考察,为茅山涡好好诊断,制定出既实际又科学的发展方案。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是要实实在在干大事!我前几天专门去县里打听了,有几位农业专家口碑极佳,帮不少村子走上了致富路,咱们把他们请来,准没错。” 我边说边比划着,仿佛专家们已经站在了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