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曼曼道“现在学习定点转,节奏为2-3-4-&-1,以一只脚为轴心,另一只脚围绕其进行旋转,可分为两个动作完成360度旋转,要求具备较好身体协调性和旋转技巧,掌握好旋转速度和角度”
他们练了一会后,陆曼曼又道“再来学习纽约步,节奏同样为2-3-4-&-1,先向前迈出一步并迅速向后退一步再向前迈出一步,需要快速而准确的步伐和节奏感”
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下面学习原地律动,以胯位转动带动一只腿弯曲和另一只腿伸直,同时带动左右脚重心移动,起跳时双脚掌及脚跟着地,重心压在脚尖及脚掌上,胯位左右转动时,脚尖和脚掌与地面施以挤压产生对抗”陆曼曼道。
今天是水仙送点心过来“中场休息,尝尝这双糕润吧”
“嗯,好吃,糯柔细嫩,甜润适口,这怎么做的啊?”谭琳问。
“首先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十分钟,先捞出一部分沥干,放进石臼成细粉末状,取出过筛,其余的糯米磨成米浆。把红糖与糯米粉搅拌均匀,将干葱头去皮切成薄片,猪肥膘肉和冬瓜糖都切成小四方块”水仙说“把炒锅置灶上,中火,放入猪油,投入葱头,与猪肥膘肉和冬瓜糖翻炒几下。豆腐皮铺在笼屉里,倒进红糖糯米粉,放进沸水锅上,盖紧,用旺火蒸一个半小时,揭盖,淋上糯米浆,撒上猪肥膘肉和冬瓜糖葱头这些,盖紧再蒸四十分钟,取出待凉后放案板上,切成菱形块”
孙蕾道“步骤还挺多啊,谢谢你水仙,辛苦了”
陆曼曼道“再学个时间步,属于原地的重心转换动作,后跟着一个合并步。一条腿直立,另一条腿从前面穿过身体,迈向身体另一侧,这个节奏结束时身体旋转180度,然后原地换重心,完成恰恰恰的并合步”
回来后,江九郎继续考较后宫的学习成果,今天是考较乐器部分。
只见一女轻轻拨动琴弦,琴音从指尖流出,仿佛与塞外呼啸的风声、悲怆的胡笳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那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起初,琴声低回婉转,如潺潺的溪流,她如同化身蔡文姬诉说着儿时的宁静时光,那时的她生活在中原的繁华之中,有着温暖的家庭和美好的憧憬。可随着曲调的推进,旋律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是战争的号角,又似是命运无情的催促,展现出汉室衰微、天下大乱,她被匈奴掳掠,被迫背井离乡,踏上这茫茫未知的塞外之路的痛苦与无奈 。
再往后,琴声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激昂处如她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对回归家乡的强烈渴望,声声都像是在向苍天呼喊;低沉时则像她在匈奴生活的艰难与屈辱,那些难以言说的悲苦,只能深埋心底,独自吞咽。她思念着中原的亲人,思念着那熟悉的山水与街巷,可眼前只有这无尽的沙漠和陌生的匈奴营帐。
当唱到与幼子分别的段落,琴声愈发悲戚,如泣如诉,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她破碎的心在滴血。她紧紧抱着孩子,却不得不接受分离的命运,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痛,让她肝肠寸断。此时,帐外的胡笳声也似乎在为她的遭遇而悲叹,与她的琴声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凄凉至极的氛围。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营帐中回荡,久久不散。
接着又有人分别演奏了《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汉宫秋月》等。
江九郎又看了几组人对弈。
这天,云飞飞到了,“飞飞,你怎么来了?”江九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