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下,处处洋溢着生机。皇宫内的御花园,繁花似锦,缤纷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飘落,宛如一场绚丽的花雨。沁人心脾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引得彩蝶翩翩起舞。小宝与苏瑶在一处幽静的亭中相对而坐,四周的繁花绿叶与这古雅的亭子相映成趣。石桌上,几卷关于农业技术的卷宗整齐摆放,微风拂过,轻轻翻动着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苏爱卿,如今农业改革虽已推行,可新的农业技术在民间的推广仍是阻碍重重。百姓们对这些新技术满心疑虑,难以广泛接纳,这该如何是好?”小宝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他深知农业乃国家之根本,新技术的推广关乎着百姓的生计与国家的繁荣。
苏瑶轻抿双唇,陷入沉思。片刻后,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依臣之见,百姓之所以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根源在于他们对其了解太过匮乏。若想扭转这一局面,我们必须主动深入民间,让百姓亲身感受新技术的优势。”
小宝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急切问道:“苏爱卿可有具体的办法?”
苏瑶微微点头,有条不紊地说道:“我们不妨在民间开展讲学活动,邀请各地的农业专家,深入乡村,为农民们详细讲解新技术的优势和使用方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要让他们亲眼见证新技术带来的好处,自然会逐渐接受。”
小宝听后,不禁拍手称赞:“此计甚妙!就依苏爱卿所言,立刻着手筹备。”
于是,在小宝的旨意下,一场大规模的民间讲学活动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朝廷广发文牒,邀请各地精通农业技术的专家齐聚长安。这些专家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擅长改良种子,培育出的种子抗病性强、产量高;有的精通农具制造,能打造出轻巧高效的农具;有的则对灌溉技术颇有研究,能合理规划水利,让农田得到充分的滋润。他们怀揣着满满的热情和专业知识,踏上了向百姓传授新技术的征程。
在一片春光正好的日子里,小宝决定微服出巡,亲自去看看讲学活动的开展情况。他身着朴素的布衣,头戴斗笠,扮作普通的书生模样,只带了几名贴身侍卫,悄然离开了长安。
经过几日的跋涉,小宝来到了一处位于青山脚下的村庄。村庄四周,田野广袤无垠,嫩绿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此时,一片热闹的景象吸引了小宝的注意。只见一群农民围在田间,一位身着长衫的农业专家正站在中间,手中拿着一件崭新的耕种工具,正在为农民们进行演示。
小宝快步走上前去,融入人群之中。专家熟练地操作着新的耕种工具,只见那工具在土地上轻松划过,泥土被均匀地翻起,既平整又高效。农民们看得目不转睛,有的面露惊讶之色,有的则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小宝也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上前从专家手中接过工具,说道:“让我也试试。”小宝虽身为皇子,但自幼勤奋好学,对农事也有所了解。他学着专家的样子,在田间劳作起来,动作虽略显生疏,但也有模有样。
一旁的农民们见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对农事如此感兴趣,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走上前来,看着小宝手中的新工具,疑惑地问:“小伙子,这新玩意儿真能比咱老法子强?”
小宝停下手中的动作,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回答道:“大爷,您放心。这都是经过反复试验的,用了它,不仅省力,收成还能大大提高。”
老农挠了挠头,满脸怀疑:“真有这么神?俺们祖祖辈辈都用老法子种地,这突然换个新家伙,心里没底啊。”
小宝耐心地解释道:“大爷,您看这新工具,设计巧妙,能够更深入地翻耕土地,让土壤更加疏松透气,有利于庄稼的根系生长。而且,它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以前几个人的工作量。”